據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新聞網6月27日報導,中國正在建造一架隱形轟炸機。根據《軍事平衡》新聞報導,這架隱形轟炸機很像美軍的B2轟炸機。
文章稱,該項目軍機代號為N20。這款轟炸機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的最大航程為8000公里,可攜帶超過10噸重的戰鬥載荷。同時有報導稱,中國正在研發超音速轟炸機N18,與美國的B1轟炸機非常相似。
2017年到2018年間,解放軍空軍最新殲20戰機將投入使用。2015年中國建造了4架殲20,因此現在該型軍機的原型機數量已經達到8架。殲10B、殲11D和殲16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進。2015年5月中國開始試驗結構奇特(獨特的雙機身)的重型無人機「神鷹」。
ADVERTISEMENT
中國一口氣狂造50架轟炸機 戰機市場無人可擋
轟炸機在空中作戰中是至關重要的,除了可以投放常規炸彈外,它還可以投擲核彈或者發射空對地的飛彈。轟炸機可以分為輕型轟炸機、中型轟炸機以及重型轟炸機。
轟-6K作為轟-6的最新改進機型,同樣也是中國三位一體的重要部分,轟-6的設計最大的載彈量是9噸,但是標稱6000公里航程的載彈量還遠遠達不到這個數,一般來說,轟-6作為常規的炸彈載機遂行作戰任務,一般的載彈量是在3~5噸,轟-6K還可以掛載6枚長劍10巡航飛彈,飛彈的空射型重量約2噸,6枚重量大約12噸。
轟-6K的問世,使其一躍成為中國空軍進攻作戰的核心力量,更加讓中國空軍繼二炮之後成為中國第二支可靠的戰略打擊力量。轟-6K的航電設備先進與否只能從側面去證實,也是無法了解具體型號的性能,國外報導稱,轟-6K前機身重新設計之後安裝了新型的光學瞄準器以及安裝了標準的數據鏈系統,座艙還採用了6個彩色數字式的多功能顯示器,據說該機還採用了電傳感作業系統對於轟-6這樣的大型亞音速轟炸機,如果可以用電傳感作業系統取代原有的「硬式」助力作業系統,且不說飛行員的負擔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減輕以及飛行的品質明顯有所提高,單看節省下來的結構重量就是十分可觀的,轟-6K轟炸機在改進設計中還增加了轟炸任務管理系統,這種先進的電子系統可以極大的減輕飛行員的負擔,以往的轟-6由於需要大量的人員安排,協調性不是很好,但是新型的轟-6K轟炸機大大的減少了人員安排,只需要3人,正副駕駛以及一個控制人員。其餘的都是電子設備代替,極大的提高了轟炸機的生存係數。
ADVERTISEMENT
就目前而言,轟-6K轟炸機已經成功研製了50多架,從輔助作戰上升到了主要作戰飛機,在配合各艘潛艇聯合作戰,就可以很好的抵抗作用,再也不用害怕外敵來犯了。
中國立項研戰略轟炸機!2030年形成戰鬥力
ADVERTISEMENT
高手創作的轟10精美方案圖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2016年5月刊報導,中國空軍已經正式立項研製戰略轟炸機,同時立項的還有空天作戰飛機、彈道飛彈預警衛星、新概念武器。在立項之前的5年時間內,中國軍工部門已經逐步攻克戰略轟炸機的各種技術障礙,包括發動機、進氣道、材料等問題。
B-1B
文章稱,中國發展戰略轟炸機最大的障礙是發動機,成都發動機公司在2014年12月在伊爾-76運輸機上測試了新型渦扇-18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仿製於俄羅斯的D-30-KP-2,但這款發動機無法實現轟炸機的超音速,按照俄羅斯不賣給中國戰略武器的慣例,發動機還有著相當的困難。
ADVERTISEMENT
問題在於中國的戰略轟炸機是超音速還是亞音速,超音速意味著類似B-1B和圖-160,側重大型化、注重速度,犧牲了隱形。如果是亞音速,則是B-2這種概念,不強調速度,以絕對的隱形化能力突破大國防空,然後悄悄逃逸。
但是B-2的設計太過複雜,連俄羅斯都沒有經驗設計,因此中國空軍的新型戰略轟炸機氣動外形很可能介於B-1B、圖-160和B-2之間,兼顧速度和隱形,主要還是接近圖-160的准隱形化設計,這種推斷是立足於中國航空工業的現狀,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確在研究B-2所有的各種技術。據報導,中航飛機研發工作中心攻克了背負式鋸齒型並列雙發大S彎進氣道的技術,這就是B-2的進氣道結構。
還有一個重要的技術難題就是雷達吸波材料,在塞爾維亞的博物館內,陳列著當年擊落的F-117A隱形轟炸機殘骸,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只剩下了1/3的飛機,按理說應當儘量拼接成完整的飛機顯示榮耀。傳聞稱,中國和俄羅斯拿到了這架飛機的部分殘骸進行分析。儘管如此,外國專家認為,中國在隱形塗料上與美國還有很大差距。
圖-160
外媒稱,中國希望威懾關島在內的戰略目標,直線距離超過3000公里,從二炮研發東風-26就能看出這種渴望。考慮到攻擊線路變化和滯空時間,現有的轟-6K必須經過空中加油才能夠覆蓋關島。解放軍真正實現了「全球到達」的只有火箭軍。
外媒推斷,中國新型戰略轟炸機起飛重量和速度都會低於圖-160和B-1B,有可能是四發、略大於圖-22M3的中型轟炸機,試飛可能在10年之後,裝備部隊至少要15年,因此將在2030年左右形成戰鬥力。
圖為網上流傳的國產轟20隱身轟炸機
中國秘密研隱身戰略轟炸機!外形設計被曝光
近日,有國外媒體報導稱,中國目前已經啟動了新一代轟20隱身轟炸機的研製項目,當前中國已經順利研製出具有隱身性能的殲20戰機、起飛重量超過200噸的運20重型運輸機、10噸級通用型直20直升機,作為中國空軍「20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空軍不能沒有新型隱身戰略轟炸機,這款代號為「轟20」的新一代轟炸機,就是中國當前正在研製的一款神秘機型。
當前,中國空軍裝備的最新型轟炸機是在老轟6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轟6K,雖然轟6K在整體作戰能力上有了顯著提高,但是轟6平台過於老舊,即使換裝新型D30KP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安裝新型航空雷達電子設備、機身大面積增加複合材料等,轟6K也難以成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為了提高中國空軍的戰略威懾能力,中國必須研製新一代轟20隱身轟炸機。
圖為美國B2隱身轟炸機
飛翼式布局的優點?
有消息指出,中國正在研製的這款轟20隱身轟炸機使用飛翼式布局,這種布局具有飛行時不容易產生機頭向下俯衝的趨勢,機翼不會產生向後彎曲的傾向,有更強的平衡性和操作穩定性,阻力小、翼負荷低、機翼內可利用的空間大、載重多等特點,除此之外,飛翼式布局還有利於大型飛機進行隱身化處理,因此,中國轟20採用這種設計方案的可能性比較大。
今年11月份,中國航空報發表文章稱,中國已經攻克了背負式鋸齒型並列雙發大S彎進氣道的技術難關,很明顯,採用這種設計方案的飛機最典型的就是美國的B2隱身轟炸機,加上外媒報導的中國隱身轟炸機採用飛翼式布局等傳聞,我們可以基本上判斷中國轟20在氣動外形上和美國B2有較多的相似之處,也正因此,美國媒體發表文章稱,中國武器總是山寨其他國家最優秀的設計方案,美國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B2隱身轟炸機,卻成為中國快速發展新型轟炸機的最好老師,這種做法讓美國感到很無力、很心疼。
圖為中國裝備的轟6K轟炸機
中國為何必須研製國產隱身轟炸機?
當今世界,伴隨著各國防空反導系統的不斷發展,沒有隱身能力的作戰飛機幾乎就是在裸奔,對於機動性能差、飛行速度慢、目標容易被探測的轟炸機,更是需要以隱身能力來實現戰術上的突防作戰,諸葛小徹認為,對於中國空軍來說,為了完善三位一體核反擊作戰能力,裝備一款國產先進的隱身轟炸機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這也是中國為何要大力發展隱身轟炸機的根本原因。
當前,中國空軍裝備的轟6K只能算的上是一款空中巡航飛彈發射平台,諸葛小徹認為,在面對美日等國較強防空武器和戰機時,幾乎沒有任何身存能力,為了提高中國空軍的遠程奔襲作戰能力,能夠躲開對方的防空雷達滲透到敵國的海岸線附近,讓中國空軍真正具有戰略轟炸能力,中國必須研製國產新型隱身轟炸機,不僅可以投放常規炸彈和巡航飛彈,也可以遠距離發射核飛彈,最大限度的提高中國空軍的戰略威懾能力。
俄羅斯竟然盯上中國戰略轟炸機兩關鍵技術
航空母艦、核潛艇、戰略轟炸機,這三大件中國就缺一種,那就是戰略轟炸機。
雖然中國空軍對現役的轟六K轟炸機有一定的自信。
但是任何人都很清楚轟六K與美國現役戰略轟炸機的差距有多大。即使相對落後的俄羅斯圖160轟炸機,也要甩出轟六K幾條街。
之前有消息稱,中國或引進俄羅斯逆火轟炸機技術,但數次傳言過去都證明是謠言。
軍事評論員高峰認為,無論是國內網際網路論壇、還是國外軍事觀察家,他們認為中國對俄羅斯轟炸機技術的迫切需求,都是在圍繞中國構建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建設的迫切性。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仍然在圍繞老舊的轟六做文章。不過至今無人懷疑的一個問題是,中國正在醞釀發展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
近期美國的B-3新一代隱型戰略轟炸機招標已經結束,接下來的研發速度將開始加快。而俄羅斯也公布了新型轟炸機的研製計劃。但是從資金支持能力上來說,俄羅斯重振軍力的資金缺口很大,能否有餘度支持這項耗資巨大的空軍項目還是個大問題。
這一點可以從四代機T50項目上對印度資金的依賴可見一斑。
軍事評論員高峰指出,中短期內俄羅斯研發下一代隱身轟炸機的可能性不大,最現實的是在目前的T160機隊的基礎上進行擴充和現代化升級,使之成為2++代戰略轟炸機。
當然如果有合適的合作夥伴的話,俄羅斯也會不遺餘力的推進新項目的發展。但是戰略轟炸機對於任何軍事大國都是相當敏感的,至今美俄都為向任何國家出口國整機或技術。
近日俄羅斯媒體報導稱,隨著蘇35合同的成功敲定,中俄在軍事技術合作的路子會進一步拓寬。因此如果中國感興趣的話,不排除兩國合作開發新型戰略轟炸機的可能。
但俄羅斯設想還是以共同升級T160轟炸機為基礎。軍事評論員高峰稱,這凸顯了俄羅斯在未來隱身轟炸機項目技術上缺乏信心。更多是希望藉助中國在電子技術上的成就完成T160的現代化升級目標。
高峰指出,與印俄在T50四代戰鬥機項目上的合作態勢不同,中國既有印度的資金條件、甚至比印度更優厚;同時中國還有比印度更成熟的軍事航空工業基礎和預研儲備技術。如果中俄能夠達成合作共識的話,那麼中國也會要求研發更新型的隱身飛翼戰略轟炸機,在技術性能上直追美國未來的B-3戰轟水平。俄羅斯專家稱,中國未必會對共同升級T160感興趣,因為中國可能有更大的目標。
而近期中國媒體曝光的消息似乎認證了上述俄羅斯專家的猜測。中國近期接連公布了兩種技術,一是隱身塗層。中國科技人員已研發出一種新型隱身材料,可應用於戰鬥機領域,能使其躲過世界上最先進的反隱身雷達的偵察。
這種新型隱身材料由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發,最大的特色是能夠在超高頻微波雷達前「隱形」,中國科學家發表的研究論文說,新材料的隱身能力甚至已經超過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戰鬥機。
二是先進的背部進氣道設計製造技術。27日的《中國航空報》第四版刊發文章表彰中航飛機研發中心工作,文章中提到,該單位攻克了B-2隱身戰略轟炸機所使用的「背負式鋸齒型並列雙發大S彎進氣道」技術難關。
毫無疑問的是這兩種用於隱身戰略轟炸機的關鍵技術是俄羅斯發展新一代戰轟計劃夢寐以求的。
軍事評論員高峰指出,戰略轟炸機是中國發展戰略空軍的短板,這個短板是必要儘快得到彌補。從殲20、殲31、運20以及飛翼布局的利劍大型無人機的發展來看,中國在大型戰略隱身轟炸機的外形和氣動布局設計上根本沒有問題,這得益於中國技術領先的大型風洞建設基礎。
剩下的無非就是兩個問題,一是高效的大推力發動機,二是綜合隱身性能技術。現在渦扇18和渦扇20發動機隨時有可能進入穩定批產期,因此中國大飛機發動機瓶頸問題很快會得到解決,那麼中國發展中遠程戰略轟炸機將一片坦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