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導讀》:由 TO 舉辦的「Giga Circle 教我們的 8 件事, 聽完你一定會震驚!」講座,邀請到 GigaCircle 創辦人 Jeremy,這也是 Jeremy 第一次曝光,而且非常「勇敢」的來面對外界對 GigaCircle 的負評,以下這篇文章截取了這場講座的精華部分,也提供給向隅的朋友們聞香。究竟 GigaCircle 是盜文網站?還是創新的經營模式?且聽這位只有 24 歲的創辦人細細道來。
小編溫馨提醒:錯過講座的朋友別擔心,我們將當天超精彩內容搬到線上,原音重現!點下圖了解更多:
本文作者:黃郁棋
如果硬要說,大選前夕究竟有什麼事情讓我期待,恐怕就是今天(11 月 26 日)的 「GigaCircle 創辦人大戰 SOS 創辦人講座」 了。眾所周知,GigaCircle 是一個以發文賺錢起家的網站,與 SOS(Sound of Silence)「每月 149、贊助你喜歡的記者報導」完全是兩種不同訴求類型的平台。當這兩位碰面,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呢?
嗯,我在這裡就誠實的告訴大家,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兩位講者都很冷靜的介紹自己的產品、分析對方的優劣,沒有你想像中的衝突發生。倒是「觀眾提問」,出現了不少驚險畫面。
首先,GigaCircle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是它的「歷史」;原來 GigaCircle 的第一個版本並不是中文版,而是英文版!當時的獎金甚至比現在還要高,但是它卻失敗了。為什麼呢?現年 24 歲的創辦人 Jeremy 解釋:
「國情、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英語系國家的打工的時薪,都遠遠超過這一篇文章幾塊錢美金的分潤,誰要來啊。反而像是印度等薪資很低、但是會說英文的國家,跑來使用 GigaCircle,只是文章素質就很低。再加上他們的『正妹貼圖』居然上傳 80 公斤的女生照片,不管怎麼看都...。總之,它最後是失敗了。(笑)」
相對於這些英語系國家,台灣人的平均薪資實在太低,顯得這些「廣告收入」不無小補;很快的,在台灣 GigaCircle 就衝上前十名了(最近又掉回 15 名)。我認為這是某種「可悲的商機」,因為台灣真的窮,所以才這麼多人想靠發文賺錢。
如果台灣人每個都姓連,GigaCircle 就立刻倒閉了。
至於 SOS 平台呢?現年 25 歲 的創辦人翁子騏(幹,都超年輕是怎樣)也解釋了他的理想與目標:
「與其走一樣的路,不如創造新的路還更有前途。讓民眾自由資助喜歡的記者,讓他們報導,重新建立一個生態系,等到它成熟了以後再向下紮根、拓展周邊商品,形成新的商業模式。付費使用者可以分享這些作者的文章,讓更多『免費使用者』觀看與傳播;但是差別在於,前者沒有廣告,後者有廣告。」
這條路很顯然的,是一條比較不好走的路,關鍵在於網路時代願意付費的群眾本身就少,而 SOS 平台僅收取 149 元臺幣(翁:迫於現況,我只能收跟 KKBOX 一樣的費用啊),要達到收支平衡,難度非常高。GigaCircle 的創辦人 Jeremy 更直接建議提高收費標準,因為這樣下去太難賺。
延伸閱讀